64层3D NAND TLC:SanDisk 闪迪 发布 X600系列 固态硬盘
最近SSD市场很是热闹,各自纷纷亮剑推出新一代产品,继英特尔、三星、镁光和东芝后,SanDisk(闪迪)也终于开始出手,今天带来了新一代X600系列,定位工业和嵌入式系列,是X400的继承者,采用闪迪自家64层3D NAND TLC颗粒,提供常规SATA3.0(6Gbps)和M.2 SSD两种规格,官方表示能耗比以往降低25%,为设备带来更长续航,最大拥有2TB容量,能满足主流消费级市场对大容量固态硬盘的需求。新一代闪迪X600将于2月2日正式发售,提供128GB/256GB/512GB/1TB和2TB五种容量,暂未透露售价。
依旧延续之前X系列设计,提供常规2.5英寸7mm机身厚和M.2 2280两种规格,均走SATA 3通道,主控方案未知,均搭载64层3D NAND TLC颗粒,提供128GB/256GB/512GB/1TB/2TB容量可选。性能方面,按照容量版本不同,性能也略有差别,128GB顺序读写分别为530MB/s和490MB/s,4K随机读写分别为82K IOPS和74K IOPS;256GB顺序读写为550MB/s和525MB/s,4K随机读写分别为95K IOPS和81K IOPS;其余512GB/1TB和2TB三个版本的性能完全相同,均可提供560MB/s读取和530MB/s写入,4K随机读写分别为95K IOPS和84K IOPS。
另外,新一代得益于颗粒改进,能耗比上一代降低了25%,并优化了程序响应,支持各种纠错,写入寿命和耐久度也有相应提升,128GB最高72TBW,256GB为100TBW,512GB、1TB和2TB分别为200TBW、400TBW和500TBW。
这要看怎么定义“质的飞跃”了,在我看来读写速度提升100%以上完全称得上是质的飞跃。我又没说低端固态没有存在的意义,如果追求性价比,觉得NVMe太贵,那大可以买SATA接口的固态。而用M.2接口又走SATA通道的固态,则往往是SATA的性能,接近NVMe的价格。所以我才说除了一些用不了NVMe的笔记本,没必要买这种。
机械换固态叫质的飞跃,SATA换nvme就那么回事,装机开始用的几年前的建兴t9入门级固态,后来换了三星sm961,日常使用区别不大,对于我们这种不追求极致的普通人来说,加钱换来的性能提升我不需要,这就是这种低端固态存在的理由
老笔记本就问有没有2242或者2260的。
nvme相对于sata在4K速度上似乎谈不上质的飞跃吧
很多高端SATA接口SSD价格都快赶上NVMe了,我认为加这点钱上NVMe还是合理的,毕竟性能是质的飞跃
不支持nvme便宜,走m.2接口节省空间,小机箱友好,对性能没要求,有想买m.2点正合适
不是写了TLC了吗
其实还是挺重要的,走SATA通道又占用M.2接口,除了用在一些不支持NVMe的笔记本上,我实在想不出来为什么要买
????? 4K随机性能不都是95K/84K IOPS吗? 除了多了个128GB版本,OP空间小了点,和Ultra 3D的参数几乎没有区别。 你是怎么看出来没有缓存的…
关键看价格,走不走pcie并不那么重要
1T买1000以内的时候就是我入手时候……[qiong]
跟ultra 3D的马牌主控差远了 这款更低端 看那4k速度 明显是没有缓存方案的低端货
买了545S,可以不用看了
便宜就行,现在不管走什么通道,反正体验差别不大
走sata通道的,散了吧
m2的速度呢?
一大波新品即将来临
不是QLC不开心
qlc还是tlc?万年sata……
应该就是ultra 3D的马甲了。